《中国经营者》聚焦仁新机器人,源于其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独特定位与技术突破。仁新机器人隶属仁新企业集团,后者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深耕焊接电机等基础工业,经三十余年发展,已成为业务覆盖近 40 国、年营收超 10 亿美元的多元化国际企业,为仁新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筑牢根基。
节目中,胡豪杰阐释焊割领域价值与门槛:“焊割是工业‘筋骨连接’,却需精通焊接工艺、材料特性,掌握 3D 视觉、AI 算法等前沿技术,理解千行百业场景。” 复合型壁垒下,仁新具身智能技术脱颖而出 —— 区别于传统机器人依赖固定编程、单工件数小时示教的局限,仁新机器人经 AI 系统一次识别,即可对相似非标工件全自动作业。
针对高原、高辐射等高危场景,仁新具身智能产品展现强适配性。机器人具备环境感知能力,可自主调整作业路径,填补行业技术空白。谈及市场,胡豪杰指出,焊割领域是规模 2.5 万亿元的蓝海,核电、造船、环保装备等细分领域机器人渗透率不足 10%,国内 350 万焊工缺口,机器人可替代 50% 高危工种,价值显著。
全球化布局上,仁新依托集团海外网络,锁定焊工缺口大、工业回流需求市场,已在北美、欧洲突破,与 50 余家世界 500 强合作。“哪里缺焊工、有高端需求,技术就去哪。” 胡豪杰透露,未来将以 “产品 + 能力” 双输出,让中国具身智能技术扎根全球焊割市场。
此次《中国经营者》的深度报道,不仅展现了仁新机器人在技术与市场上的双重突破,更折射出中国工业机器人从 “跟跑” 到 “领跑” 的转型轨迹,为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。